发表于 2019-09-07 09:11:55,  作者 erzberg,  浏览数 1178


猪大哥,我哥从外地回渝,目前在江北嘴工作,想在附近买套4室的房子,预算在清水350万左右,请猪大哥明示推荐!!!


朱智勇 5年前

按照你这个预算,江北嘴周边我推荐两个项目:一是西派城二期,二是御澜道一期的二手,这两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优缺点,空点了我再来慢慢写。

回复


erzberg 5年前

好的,谢谢,西派城还没去看,御澜道去看了几套二手的,一套洋房二楼,2套大平层,还比较满意,就是不知道有啥缺点,猪大哥你住那里,空了慢慢介绍一下哈!

回复


朱智勇 5年前

这个问题,我打算稍微回复得长一点,有两个原因:

 第一,对于这两个项目,我相对还算比较了解,尤其是御澜道,毕竟我自己就住在里面。 

第二,正好可以就着这两个项目,聊一些对于高层产品、比较常见的产品认知误区。   


关于这两个项目,除了门口的海尔路以外,被吐槽最多的有两个问题:

第一,是容积率偏高。

第二,是户型不是板式,做不到两面通透。 

所以,我们就从这两个问题聊起。   


所谓容积率,和建筑密度、景观尺度之间,其实不能简单的划等号,因为建筑的标准层平面是可以做大的、房子是可以往天上涨的,一栋标准层面积900平米(套均户型建面接近200平米的T4、又或是套均150平米的T6)、楼高40层的建筑,单栋面积可以做到3.5万平米左右,而一栋11层、两个单元的联体板楼,如果套均建筑面积做到150平米,总建筑面积大概只有6000平米左右。 

也就说一栋超高层的建筑体量,大概相当于6栋小高层,所以只要规划条件允许、开发商敢向天空要空间,即使是4左右的容积率,也可以做出低建筑密度、大景观尺度的产品,一个容积率4的地块,如果做成超高层再加上底层架空,它的中庭尺度、园区配套设施的丰富程度、景观效果,完全可以碾压绝大多数容积率1.5左右的纯洋房项目。   


再说户型的通透性。T4T6的高层塔楼,在户型通透性、在通风采光方面,和板式的洋房和小高层比,肯定是落下风,尤其是现在很多高层为了外立面效果,把标准层做得很方正,更是弱化了户型的通透性,但万事万物都有个度,所谓的通透性也一样。 

举个例来说,大概是2010年的时候,我买了套复地的房子,T4的高层,由于它平面做成了“凸”字型,所以两侧大点的户型,其实就是板式。在8年以前,这个项目提供了板式结构、7米出头的横厅,其实设计理念已经算是比较超前了,地处金开和金渝两条大道交汇处、地段也还说得过去,然而在行情不好的时候,这些都没啥卵用,建筑面积只能卖6000块、还不好卖,我一次性付款它5800就卖了,一套144的四房才80万出头。 

说回板式户型,买了这个房子以后,我还多兴奋的,因为那个年头除了洋房以外,几乎没啥板式的产品,所以交房以后就赶紧去看看。2012年,那是一个冬天,我进去以后把所有门窗都打开了,准备好好体验一下板式的通风效果,如果有住复地的朋友就应该知道,整个复地是建在一个峡谷边的台地之上,谷底就是保利高尔夫,所有风本来就特别大,我把所有门窗打开以后不到5分钟,尿都差点被吹出来了,站在客厅里耳朵边的声音,和鬼片里的妖风差不多一个样,拍西游记都不用加声效,所以后来装修的时候,为了让风不至于完全对穿直过,我在隔墙上还花了些心思。  

 我不是说板式户型不好,它总体来讲肯定比多数塔楼户型好,比有些口袋户型更是好得多,我想说的只是,即使是单就户型而言,放在有些地方,它一样有毛病。并且从另外一个层面说,这种长方形、小面积的平面,一定会制约底楼入户大堂的效果,因为它每层面积就只有两三百平米,高度也不高,你要搞出个很高大上的大堂是不太可能的(舜山府靠山那种户均300平米的除外)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大多数洋房或是板式小高层、大堂都很普通的原因;然而西派城这种标准层800平米左右的高层,大堂就可以做到9米挑高、几百平米的面积,效果视觉效果就要有气势得多,这就好像我们那些所谓的当红小花、单看还可以,一旦和超模站在一起,却分分钟被碾压——这是胚子上的差距,木有办法的。   


之所以扯这么大一段,是因为现在市面上改善型产品比较多了,很多人多少有点了解了,但往往越是这种时候,看法越容易片面。因为很多时候不了解其实没关系,半懂不懂的时候最让人打脑壳,现在很多人一提到改善,就是容积率、就是塔楼板楼,好像容积率高点的改善型产品,除了地段成熟点以外,在产品层面基本上一无是处。纽约中央公园旁边那些一层一户的超级豪宅,严格意义上讲,很多其实都是塔楼,因为它进深大、隔墙多,一套房子的平面围着电梯井展开,做不到所谓的对流和通透,但人家花上亿人民币买、说什么了吗?很多在网上成天怼天怼低的,对于建筑、对于空间,其实啥也不懂。   

就拿御澜道来说,斯特恩的这套总图,其实是画得很有水平的:在容积率已经比较高的前提下,他在会所旁边退了一个小广场出来、还搞了一条尺度感非常好的商业街,他没有简单迎合重庆客户对大景观尺度的喜好,而是坚持做了些洋房。这些洋房在横向空间上和高层组成了若干个院落、在竖向空间上构成了一些错落。广场、商业接,这些院落和错落,让这一块原本不算大的地,有了非常丰富的层次感,加上所谓的新古典风格,整个小社区在沙盘上看其实非常漂亮。所谓建筑设计,本质上不过就是空间梳理,斯特恩这几笔梳理和分割,完全对得起他大师的称号。 

但是最后落地的时候,有几个原因,让这个项目,成了一张好蓝图之下的半拉子工程:一是住宅复杂的柱网,把地下空间分割得很破碎,车库使用体验很不好;二是业主装修的时候乱搭乱建,高层改门窗就不说了,洋房露台上那些农家乐风格的地砖和门窗,才是真正的硬伤;三是万科商业运营的能力,确实对不起斯特恩这条商业街的设计,完全没有做出原本应有的场景感;四是万科虽然在建筑和景观上,大面不差,但细节上不讲究,比如从我的房子里面望出去,洋房的屋顶还有建筑垃圾,未来几十年这些垃圾大概率都会留在这里。   


御澜道的这几个缺点,在西派城身上,应该可以规避掉一些,因为它是纯高层,现代风格的外立面,整个空间和建筑结构没那么复杂,又是精装房,开发过程中的走型概率、装修对建筑的二次伤害,都要小得多。它的缺点是临近海尔路的楼栋有噪音,以及“工”字形的建筑平面,让它很多户型的辅助功能空间,通风采光比较差,比如厨房次卫生活阳台,大面宽的户型结构、又让它室内通道比较长,室内交通面积比重比较大。 

同时在地段层面,我个人觉得,御澜道要比西派城略好一点。   

之所以推荐这两个项目,是因为它们虽然各有缺点,但在这个预算范围以内,在江北嘴周边,它们也许已经是最好的两个选择了。罗西西对于御澜道也有很多不满意,我都劝她说行了,换个地方,也许还不如这个。最后想啰嗦讲一句的得罪人的话,重庆楼市的很多围观群众,对于建筑产品、尤其是高层,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鉴别水平,都不是一般的差。

回复


浮云JKB 5年前

哈哈果然经常逛论坛能发现宝贝,猪哥这番回复的含金量不亚于一篇公众号里的文章了。

重庆楼市的围观群众确实还需要被好产品教育,大多还停留在“地段、配套、容积率、户型方正、板式塔楼”这些大块上(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)。但房地产产品千千万万,其中有很多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亮点的,在大家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,越需要像品酒一样去慢慢品味、琢磨。

回复


评论:  请上传小于2M的图片